二、三線城市存在結構性供應過剩風險
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帶來對商務地產需求的快速增長。據世邦魏理仕(CBRE)發布的《中國辦公樓實情調查》,未來4年(2013年-2016年),其重點監測的14個城市的寫字樓總量將增加4080萬平方米,增幅達80%,包括天津、沈陽和重慶等二線城市寫字樓將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一些二三線城市在商務地產開發熱中可能出現結構性的供應過剩風險。但是從整個商務地產市場來看,這部分的體量仍在可消化、可控制的程度。
區域或城市的辦公需求空間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密切聯系。由于房地產政府調控的因素影響,逼迫大批量規模資本轉進商業地產,特別是城市綜合體產業,而寫字樓無疑在其中又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紤]到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寫字樓市場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與可持續發展潛力。
“綜合體”模式成為寫字樓發展重要模式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市場對商務寫字樓的功能要求也提高了,與之前辦公樓的概念相比,已經有了本質性的改變。寫字樓很少以單體建筑的形式出現,而往往與商業、住宅等優化組合,即以城市綜合體形態,共同存在于一個有機系統之中。
而城市綜合體的發展熱潮,帶來了全新的寫字樓發展模式,綜合體寫字樓已成為一股新的商務力量。同時,伴隨入駐客戶實際使用需求的不斷提升,只具備單一辦公價值的物業已很難滿足日益國際化的商務需求,而綜合體寫字樓發展模式的出現,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業態的綜合服務能力,較為圓滿的解決這一問題。
單一業權物業將成為開發方向
近年來隨著寫字樓市場的快速發展,原寫字樓產品本身所具有的強烈的投資價值越來越得到認可,其開發模式已經發生重要變化,以自持為導向的單一業權物業將成為相當一部分開發企業的選擇。
隨著市場發展、投資者對寫字樓產品的認知逐漸加深,其穩定的收益價值亦受到市場認可,自持物業收取租金的經營模式開始受到市場追捧,尤其是在頂級和甲級寫字樓的開發上表現突出。
綠色辦公建筑將獲得更大發展
面對中央提出來的生態文明目標,以寫字樓為代表的商務地產也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將節能、低碳、綠色、生態等新技術和新產品應用到開發建設中。預計未來幾年,綠色與可持續寫字樓將得到明顯發展,與國際寫字樓的發展趨勢和硬件配置相看齊的時間間隔將越來越短。
寫字樓專業聚集特征愈加鮮明
隨著經濟發展的刺激和社會化大分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獲得了迅速成長的機會,形成“商務生態圈”。同時商務圈在區域位置、產業布局、交通配套都已經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未來的商務生態圈,不再是簡單地建高樓,把區域中品質寫字樓全部建在一起。未來的商務圈,應該是按照產業鏈級分布原則,低級為高級提供服務原則,分布在生態圈內的相互關聯、影響、配套的上下游企業,可以形成一種良性的互生合作關系,最終構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鏈,降低商務成本,提升綜合競爭力,為整體區域發展提供長期有力的價值支撐,從而使得整個“商務生態圈”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簇群。
高配置寫字樓物業升級換代加快
在用戶需求及市場競爭的雙重推動下,市場上高端高配置的寫字樓升級換代的速度急速加快。隨著低碳環保、科技智能理念的深入人心,高端寫字樓也開始注重向人性化設計靠近,如新風系統的配備、分體式中央空調、網絡地板設計等多種原來很豪華的硬件配置標準都已成為標配,并且在不斷的優化升級中